销售假药罪的条件是什么【点击查看详情】
销售假药罪的条件是根据《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五)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一、销售假药罪的构成是怎么样的。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当然,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四个构成条件如下:1. 客体条件: 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也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2. 客观条件: 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且这些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违反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

达到什么标准销售假药罪才能立案

销售假药罪达到以下标准应予立案追诉: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销售的假药中含有超过安全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将构成立案追诉的条件之一。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当销售的假药中不包含其标签或说明书上所标明的有效成份,且这种缺失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从而贻误病情时,...

我国刑法对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涉及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条件包括以下四点:销售含有过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假药;销售可能耽误诊治的假药;销售注册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界限且可能导致误诊误判的假药;销售缺乏急救必要成分的假药。【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销售的假药中含有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即构成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之一。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假药中如果不含有其标签或说明书上所标明的有效成份,且这种缺失可能导致患者诊治被贻误,也符合立案标准。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生产、销售假药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生产的假药中含有超过安全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将构成立案追诉的条件之一。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若假药中并未包含其所声称的有效成分,且这种缺失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从而贻误病情,也将被...

销售假药罪的明知如何认定

销售假药案件中对于明知的认定标准是,应该从犯罪嫌疑人的学历,专业知识,销售价格,销售方式,从药品的包装说明书等各方面进行审查,比如药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销售的假药就有可能是假药,此外还要结合证人证言等各方面审查。 一、销售假药罪的明知如何认定?(1)犯罪嫌疑人的...

什么标准下销售假药罪才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生产或销售假药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会被立案追诉。具体而言,假药的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假药中可能含有超过安全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其次,如果假药中缺少了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必要的治疗,贻误病情。再者,...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客体方面: 侵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也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2. 客观方面: 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主要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相关实施办法、规范等。 实施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包括制造、加工、...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假药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如果销售的假药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或法定,将构成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之一。假药内所标明的有效成分缺失:销售的假药如果缺乏其所标明的主要或关键有效成分,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获得应有的治疗效果,甚至延误治疗...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国家对此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障药品质量、增进疗效、保障用药安全。客观要件:客观表现:生产者或销售者违法生产、销售假药,且这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