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点击查看详情】
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实验中发现。它描述了一种现象:当个体反复尝试某件事情却屡次失败,最终会放弃尝试,即便在环境改变、存在成功可能性时也不再努力。这种状态反映了人们对自身能力和控制感的深刻怀疑。在心理健康领域,习得性无助被视为一种适应不良的心理反应,它阻碍了个体面对挑战时的积极应对。具体来说,习得性无助会导致个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绝望感。当一个人多次努力却未能达成目标,他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还可能导致其行为上的退缩和被动。例如,一个学生在多次考试失败后,可能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从而放弃努力学习,甚至在面对其他挑战时也缺乏尝试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