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专科书目【点击查看详情】
2.在专科目录中,目录学成就最高的一是佛经书目,另一是经学和史学书目。佛教历经东汉、三国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非常盛行。佛经的数量超过了儒家图书的数量。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著名僧侣编制了一批佛经目录,据统计,佛经目录有四十余种。3.南北朝时期重要佛经目录是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目录》和僧祐编撰的《出三藏记集》。《综理众经目录》成书于东晋(374),是中国较早的一部佛经目录。僧祐说:“爱自安公,始述名录,诠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斯人。”。4.僧祐《出三藏记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书目,陈垣在《中国佛教史概论》一书中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三藏”指经、律、论,即佛教经书的总称。该书目是根据定林寺所藏经书,并在《综理众经目录》基础上增辑而成的。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目录学·专科书目

目录学·专科书目 专科书目是指围绕某一学科系统全面地收集文献而编制的书目。西汉初年,张良、韩信编制军事方面的书目,从众多的图书中选取了三十五家。汉武帝时,军政杨仆在整理兵书的基础上,编制了《兵录》。这部书目是中国第一部有文献记载的专科书目。在专科目录中,目录学成就最高的一是佛经书目,另一是经学和史学书目。 佛教历经东汉、

中国古代目录学家集大成著作的目录学

汉代刘歆《七略》,中国最早的一部目录学专著,也是当时集大成的著作了。原作已佚,主要内容保留在《汉书·艺文志》中。晋荀勖的《中经新簿》,把图书从七类分类法改为四类分类。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编。沿用四部分类法,并另列“丛部”,把不好分类的综合性著作归入其中。此书为中国古代...

目录学名词解释

4.目录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普通目录学:研究目录学的一般原理,编制书目索引的基本方法;专科目录学:研究各学科文献的积累、整理和利用;比较目录学:研究中外目录学发展的特性。此外,还有侧重于对图书版本状况进行考证研究的分支学科,称版本目录学。

目录学是什么意思

目录学是研究文献目录工作的一般原理及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以下是关于目录学的详细解释:研究对象:目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献目录工作,其目的是通过书目、索引等手段,构建文献系统与用户系统之间的桥梁,使文献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历史背景:中国早在11世纪就有了“目录之学”的称谓,表...

目录学·目录学著作

姚名达在三十年代“博搜精考”,利用京杭沪多所图书馆藏书,编写成多种有关目录学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编撰成《目录学》和《中国目录学史》。前者分原理、历史、方法三篇共二十章,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目录学及分类、编目、索引等问题,而且论述了目录学起源,评述了古代的书目及目录学家。后者是前者历史篇的扩充,...

目录学目录学要义

目录学,作为一门研究文献目录工作规律的科学,源于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它旨在通过书目索引等工具,建立起文献系统与用户系统之间的桥梁,不断优化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确保信息的高效获取。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了“目录之学”的称谓,郑樵的《通志·校雠略》和章学诚的《校雠通义》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欧美...

目录学经典著作

目录学是一门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学科。我国古代很早就意识到了目录学的重要性,早在西汉时期,刘向和刘歆父子就编写了《别录》和《七略》等书籍,对目录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此后,历代都有许多学者对目录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南宋...

目录学的文献学

1967·台北『古籍整理论文集』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1984·兰州『版本目录学论丛』1/2昌彼得著1977·台北『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商务印书馆编1983·北京『张元济书札』商务印书馆编1981·北京『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吴枫主编1987·长春『中国文学目录学』谢灼华编著1986·北京『访书见闻录』路工著1985·...

目录出版学

专科目录随着学术繁荣而兴起,如佛教文献目录和戏曲文献目录等。清代的考据学和版本学推动了版本目录的发展,如《读书敏求记》等。近现代目录学发展出反映新学和发挥导读功能的目录,如《书目答问》和《西学书目表》。索引在文献检索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从早期的《洪武正韵玉键》到现代的索引编纂。目录在...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是

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先于系统目录产生。最早的专科目录,除了公元前二世纪的《兵录》外,还有医学文献发展中的《四时采药及会目录》等。如《隋志》著录的《四时采药及会目录》,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录》著录的《医经目录》,《大宋本草目》,明《李嵩诸医书目录》,清王宏朝的《古今医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