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婆罗门教或道教在修禅方面有何不同我指修禅时的心法【点击查看详情】
2.道教涉及多种方法,如坎离、水火、龙虎、铅汞等,目的在于调和体内外的气息,通过经络和脏腑作用,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相关方法在诸多文献中有详细记载。3.佛教与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禅修方法形式上相似,都以静坐调整呼吸、引导思维,但心态和指导思想存在根本差异。4.婆罗门教和印度教通过吠陀瑜伽寻求与大梵的神秘融合,主张“梵我一如”,认为宇宙万物由“梵”的意识和精神力创造。此处的“梵”被视为一切意识的根源,达到与“梵”合一即解脱。5.佛教禅修,如佛祖在森林中的苦修,目的在于通过静坐、身体姿势和简朴生活,克服贪嗔痴,认识世界本体。6.佛教中的禅修,特别是佛教空性的禅修,强调通过四念处(身、受、心、法)观察无常、无我、空性,以此达到觉悟涅槃。其核心在于自我觉悟,而非依赖梵天或其他神力的救赎。
相关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