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如何治理【点击查看详情】
2.药剂防治是小麦赤霉病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合适的防治时期极为重要。通常在小麦始花期(扬花率为10%-20%)进行首次喷药,然后在大约5-7天后进行第二次喷药。3.首次施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花期,之后是否需要第二次施药应根据病情发展、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以及天气条件来决定。请注意,如果首次喷药量不足或未能在最佳防治时期进行,将明显影响防治效果。此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使用加倍的药量,并确保均匀喷洒。4.选择有效的杀菌剂对于防治小麦赤霉病至关重要。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被认为是有效的选择。使用时必须遵循产品说明书,确保每亩使用的水量不小于两喷雾器的水量。5.由于不同农药的生产工艺、含量和隐性成分可能有所差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咨询当地经销商,以获取最适合的杀虫剂和解决方案。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如淮麦20、扬麦4号等。(2)培育无病种子田,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减少病菌来源。(3)适当早播,避免小麦在抽穗扬花期遭遇阴雨天气。(4)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2、药物防治 (1)药物拌种 ①使用20%克福种衣剂包衣,药:种=1:50。②用50%福美双拌种,药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 选择抗病品种,如淮麦20、扬麦4号、扬麦18号、徐麦856等。2. 建立无病种子田,深翻灭茬,清洁田园,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3. 适当早播,避免小麦在抽穗扬花期遭遇阴雨天气。4. 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二、药物防治 1. 药物拌种 - 使用20%克福种衣剂包衣,药剂与种子比例1:...

小麦出现了赤霉病,该如何进行治疗?

4. 针对小麦赤霉病,有效的且成本适中的农药包括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5. 推荐轮换使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农药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6. 若天气连续阴雨,应在雨后及时施用第三遍药,选用氢稀菌酯或氢稀已唑醇。7. 防治最佳时期应根据天气状况确定,如温度高时在齐穗期用药,温度低时...

小麦赤霉病如何治理

1. 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是在小麦抽穗期喷施杀菌剂。如果错过这一时期,一旦发病,将难以有效控制。2. 药剂防治是小麦赤霉病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合适的防治时期极为重要。通常在小麦始花期(扬花率为10%-20%)进行首次喷药,然后在大约5-7天后进行第二次喷药。3. 首次施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花期...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有什么?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合理施肥:适当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小麦根系的活力,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在小麦进入穗期后,可以考虑使用如豪实粒这样的保护性杀菌剂。杀菌剂不仅具有杀菌效果,还能调节作物营养,建议在整个生长期喷洒两次,以提升防病和增产的效果...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对赤霉病敏感度低的品种,例如苏麦3号、苏麦2号等,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使用增产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之后晾干以便播种。3. 喷雾防治: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者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赤霉病用什么药

有助于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同时防治赤霉病。杀菌杀虫剂:可以实现一喷多防的目的,但需注意药量控制,使用前要先稀释浓度。使用频率:防治小麦赤霉病时,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没有固定标准,需要根据小麦的菌源量以及具体发病情况及时调整药品使用量。在病害较为严重的地段,需要施加两次药剂以增强防治效果。

小麦赤霉病该怎么防治?

9.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存在大量成熟的子囊孢子,并且遭遇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将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广泛传播。10. 赤霉病的预防措施应提前实施,因为病菌的入侵发生在抽穗扬花期。11. 有效的防治期是在病菌入侵期间,大约为小麦抽齐穗到开始灌浆的5-7天。12. 过早或过晚施用药物都无法取得理想...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1. 选择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例如苏麦3号、苏麦2号等。2. 在播种前,可以使用增产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拌种后需晾干,然后进行播种。3. 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地可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者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进行喷雾防治。4. 防治工作应每隔7天...

小麦赤霉病为什么很难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 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不管抽穗扬花期天气如何,都应喷药预防。研究和现实情况证明,如果能够得到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可以降至很低。4. 赤霉病最佳防治时间为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如果等到天气变化,会加重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防治工作应提前进行。5.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害,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