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S16949 五大核心工具应用手册》第2部分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点击查看详情】
列出特定工序的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前提是这种失效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发生。过程工程师需提出并回答以下问题:1)潜在失效模式:过程/零件如何不满足要求?工程师规范下的可拒收条件是什么?以比较类似过程和研究顾客对类似部件的索赔为起点,了解设计意图也是必要的。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弯曲、毛刺、孔错位、断裂、开孔太浅、漏开孔、转运损坏、脏污、开孔太深、表面太粗糙、变形、表面太平滑、开路、短路、贴错标签。潜在失效模式应以技术术语描述,不同于顾客察觉的现象。失效的潜在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顾客产生的影响。要根据顾客可能发现或经历的情况来描述,顾客可能是内部顾客或最终用户。如果失效模式影响安全性或法规合规性,应清楚地说明。顾客可能包括下一道工序、后续工序或工位、经销商和车主。评价潜在失效后果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相关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