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历史【点击查看详情】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已经完全和现代相同。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最早的记录。从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力特征,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喜爱。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时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