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民怎么说【点击查看详情】
1、平易近民的拼音是:píng yì jìn mín。2、注音是:ㄆ一ㄥˊ一ˋㄐ一ㄣˋㄇ一ㄣˊ。3、词性是:成语。4、词语解释是:平易近民píngyìjìnmín。1. 见“平易近人”。5、基础解释是:见/'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近]和蔼可亲。[反]盛气凌人。6、引证解释是:⒈见“平易近人”。7、汉语大词典是:见“平易近人”。《汉语大词典》:平易近人 拼音:píngyìjìnrén原作“平易近民”。谓态度谦逊温和,使人容易亲近。亦谓文字浅显明白,使人容易了解。《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唐白居易《策林》十二:“故周公叹曰:‘夫平易近人,人必归之。’”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凡昌黎与东野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刘师培《南北文学论》:“孔孟之言,亦最平易近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倘以为他秉性平易近人,所以憎恨了道学先生的溪刻,那是一种误解。”。8、国语辞典是:态度和蔼亲切,容易亲近。9、辞典修订版是:态度和蔼亲切,容易亲近。《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叶丈言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之如父母。」。10、成语词典版是:01.《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源)02.宋.陈亮《陈亮集.卷一九.书.与韩子师侍郎》:「又见梦锡叶丈言: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之如父母。」。11、出处是: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12、其他释义是: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