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结构 绵山的结构是什么【点击查看详情】
1、绵山的结构是:绵(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2、拼音是:mián shān。3、注音是:ㄇ一ㄢˊㄕㄢ。4、基础解释是:山名。5、引证解释是:⒈亦作“緜山”。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山下有地名绵上,故名绵山。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隐此山中,故又称介山。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緜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緜山,北流逕石桐寺,即介之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6、综合释义是:亦作“緜山”。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山下有地名绵上,故名绵山。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隐此山中,故又称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緜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緜山,北流逕石桐寺,即介之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山名。在河北省昌平县东。7、汉语大词典是:亦作“绵山”。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山下有地名绵上,故名绵山。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隐此山中,故又称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径石桐寺,即介之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8、国语辞典是:山名:(1)​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时介之推即隐于此。也称为「介山」。(2)​在山西省平定县东,旧亦传介之推隐处,上有介子庙。(3)​在四川省绵阳县北。(4)​在河北省昌平县东。绵山[miánshān]⒈山名:(1)​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时介之推即隐于此。也称为「介山」。(2)​在山西省平定县东,旧亦传介之推隐处,上有介子庙。(3)​在四川省绵阳县北。(4)​在河北省昌平县东。9、辞典修订版是:山名:(1)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春秋时介之推即隐于此。也称为「介山」。(2)在山西省平定县东,旧亦传介之推隐处,上有介子庙。(3)在四川省绵阳县北。(4)在河北省昌平县东。
相关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