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和买网络意思
2023-07-15 02:02:32 责编:小OO
文档


和买的网络解释是:和买原意是指两厢情愿公平交易。唐代孔颖达认为﹐和买始见於先秦。後和买逐渐变为官府强取民物。唐初和买包括丝织品﹑牲口﹑砖瓦木材﹑柴草﹑冬藏菜甚至奴婢等。中唐以後﹐为应付军需及官府的种种需要﹐和买范围更为广泛。唐代和买不论民户家产多寡﹐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缘户散配的方法进行﹐贫苦民户往往被迫以高价从市场或富户手中购买用来缴纳的物品。因此﹐名为和买﹐实为抑夺﹐与赋役的抑配方式实无二致。

和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和买详细内容】

犹和市。宋代,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末至南宋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和买[hémǎi]⒈犹和市。⒉宋代,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末至南宋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

二、引证解释

⒈犹和市。引《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买诸贾人……﹝子产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唐孔颖达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子产谓之强夺者,韩子以威偪之,其贾必贱……子产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⒉宋代,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末至南宋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一》、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引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初,王旭知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李士衡行之陕西,民以为便,今行於天下,於岁首给之。谓之和买绢,或曰预买,始於旭也。”《元史·世祖纪十三》:“近制,和雇、和买不及军家,今一切与民同。”

三、国语辞典

宋代的贷款制度。春季青黄不接时,官府借钱于民,夏秋间输绢偿还。和买[hémǎi]⒈宋代的贷款制度。春季青黄不接时,官府借钱于民,夏秋间输绢偿还。⒉元代时指官府向民间购买物品。引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

四、辞典修订版

宋代的贷款制度。春季青黄不接时,官府借钱于民,夏秋间输绢偿还。元代时指官府向民间购买物品。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

五、关于和买的成语

买东买西  鸿都买第  卖犊买刀  买贱卖贵  买爵贩官  买王得羊  

六、关于和买的词语

鸿都买第  卖犊买刀  买贱卖贵  买爵贩官  买王得羊  千金难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和买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