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橹的繁体是:干櫓。
干橹的拼音是:gān lǔ。注音是:ㄍㄢㄌㄨˇ。结构是:干(独体结构)橹(左右结构)。
干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干橹详细内容】
⒈小盾大盾。亦泛指武器。引《礼记·儒行》:“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櫓;戴仁而行,抱义而处。”郑玄注:“干櫓,小楯、大楯也。”《北史·窦炽传》:“臣虽朽迈,请执干櫓,首启戎行。”宋李纲《建炎行》:“号令新帜旗,仗械飭干櫓。”
二、综合释义
小盾大盾。亦泛指武器。《礼记·儒行》:“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櫓;戴仁而行,抱义而处。”郑玄注:“干櫓,小楯、大楯也。”《北史·窦炽传》:“臣虽朽迈,请执干櫓,首启戎行。”宋李纲《建炎行》:“号令新帜旗,仗械飭干櫓。”干橹[gānlǔ]小盾与大盾。《礼记.儒行》:「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
三、辞典修订版
小盾与大盾。《礼记.儒行》:「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
四、其他释义
1.小盾大盾。亦泛指武器。
五、关于干橹的成语
六、关于干橹的造句
1、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