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辘轳格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2023-07-15 01:52:17 责编:小OO
文档


辘轳格的汉语大词典是:即辘轳韵。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邻韵而协者,诗家閒用之,谓之辘轳格,又谓之出入格。或以为宋人始,非也。此自有诗以来有之,盖古人文体宽简,不专以声病为工拙也。”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大历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参见“辘轳韵”。《汉语大词典》:辘轳韵(辘轳韵)  拼音:lùluyùn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昔郑都官与僧齐己、郑损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辘轳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辘轳格详细内容】

⒈即辘轳韵。参见“轆轤韵”。引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邻韵而协者,诗家閒用之,谓之轆轤格,又谓之出入格。或以为宋人始,非也。此自有诗以来有之,盖古人文体宽简,不专以声病为工拙也。”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大歷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轆轤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

二、网络解释

辘轳格辘轳格,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三、综合释义

即辘轳韵。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邻韵而协者,诗家閒用之,谓之轆轤格,又谓之出入格。或以为宋人始,非也。此自有诗以来有之,盖古人文体宽简,不专以声病为工拙也。”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大歷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轆轤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参见“轆轤韵”。辘轳格[lùlugé]一种律诗用韵的方法。律诗中第二、第四句如果用甲韵,则第六、第八两句须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韵,则后可用六鱼韵。因其用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为「辘轳格」。也称为「辘轳韵」。

四、辞典修订版

一种律诗用韵的方法。律诗中第二、第四句如果用甲韵,则第六、第八两句须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韵,则后可用六鱼韵。因其用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为「辘轳格」。也称为「辘轳韵」。

五、关于辘轳格的成语

格格不入  格格不纳  格格不吐  格物穷理  形格势禁  自成一格  

六、关于辘轳格的诗词

<<《送李宪颧江陵师双辘轳格》>>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辘轳格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