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寄禄格的其他释义是什么
2023-07-15 01:52:54 责编:小OO
文档


寄禄格的其他释义是:1.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官'。

寄禄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寄禄格详细内容】

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寄禄格[jìlùgé]⒈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

二、引证解释

⒈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官”。

三、综合释义

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官”。寄禄格[jìlùgé]

四、汉语大词典

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官”。

五、关于寄禄格的成语

格格不入  格格不纳  格格不吐  孤悬浮寄  格物穷理  形格势禁  

六、关于寄禄格的词语

寄生虫  孤悬浮寄  廉可寄财  寄豭之猪  浮生若寄  人生如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寄禄格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