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孩子为什么老眨眼睛孩子总眨眼睛怎么回事
2023-07-15 01:37:16 责编:小OO
文档


生活中,不少父母经常发现,自己孩子总是爱眨眼睛,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关于,孩子为什么老眨眼睛?孩子总眨眼睛怎么回事?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孩子为什么老眨眼睛

1、干眼症

以前生活条件有限,电视看得少,小朋友干眼的极少,现在各种手机、游戏机、学习机及iPad,成为孩子的“毒品”。图像刺激,电视画面闪烁,变化速度快,不仅导致儿童视觉中枢过度兴奋,也使孩子瞬目减少,导致眼睛容易干,一段时间后就最终出现开始眨眼增多。闭眼休息就会改善,多和孩子接触互动,避免孩子和电子产品长时间交流,若仍不能改善,则需到眼科就诊。

2、过敏性结膜炎

有些孩子眨眼具有季节性,而且同时经常揉眼,诉眼痒、异物感,有时可以看到粘丝样分泌物,滴抗生素类滴眼液效果也不好。这时候要高度怀疑过敏性结膜炎,若同时有打喷嚏、流鼻涕或是咽部痒感不适等症状时,基本可以确定。细心的家长还可以发现孩子眼皮里面有很多“小疙瘩”。这是孩子对接触的某些物质过敏引起来的,比如花粉、尘螨等,抗生素治疗不仅不会好转,有时还会加重症状。这时应该用抗过敏滴眼液,如色甘酸钠滴眼液或吡嘧司特钾滴眼液,严重者需局部使用激素类滴眼液,但需眼科医师给予处方,并临床密切观察。这时应避免孩子揉眼,可用冰水洗眼以减轻症状。

3、感染性疾病

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可能与细菌、病毒或衣原体感染有关,多与孩子卫生习惯不好,经常用脏手揉眼有关。除了眨眼增多之外还有诸如:眼睛发红、发痒、分泌物增多、流泪等表现。细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的频繁眨眼,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日3-6次,还可用红霉素等抗生素眼膏涂眼,每晚1次。严重者可增加眼药水的次数至每1-2小时一次。如果是病毒引起的炎症,则使用更昔洛韦或安达芬滴眼液点眼,每天4次。一般无需全身治疗。不同的感染可能表现相似,家长若不能区分,最好还是到眼科就诊,请医生给予处方。

4、先天性眼睑内翻和倒睫

部分孩子因为先天性的眼皮(医学上称为眼睑)内翻,或是肥胖造成睫毛倒伏在眼球表面,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面)引起流泪。这种情况以下眼睑内翻最常见,细心的家长都能发现。治疗方面,轻者可将眼睑轻轻外翻至正常位置,用胶布贴在局部的皮肤上牵引固定,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眼睑内翻有望自愈。重者则需手术矫正。

5、眼疲劳性眨眼

包括视力疲劳,如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近视、散光未矫正造成眼睛视觉疲劳而引起的。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不断眨眼可以调整眼球曲率,使视觉清晰。这种情况应适当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告诉孩子看书和看电视、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必要时验光配眼镜。

6、习惯性眨眼

有部分孩子因为曾经有上述病因之一导致频繁眨眼的历史,通过治疗,在病因除去之后,仍然保留着频繁眨眼的习惯。还有的孩子由于平时不注意,喜欢模仿其他人频繁眨眼,结果形成习惯性的频繁眨眼。父母应及时提醒帮助孩子自我控制。

7、暂时性的抽动障碍症

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很担心,4%–24%的学龄期孩童会有这一情况,眼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与刺激及压力等有关,学习或心情不舒畅。有时换个环境孩子症状就消失了,比如带他看医师时。这一情况一般会自己消退,大约1个月左右。如果孩子这一情况超过1年,又有易怒暴躁,性格变化如经常发出怪声,甚至骂人、说脏话等,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儿童多动污言秽语综合征。这种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应及时到儿科就诊,配合医生治疗,切勿训斥打骂孩子,需要逐渐诱导,耐心劝说

孩子总眨眼睛怎么回事

1、倒睫主要见于比较肥胖的婴幼儿。由于面部肥胖,下眼睫毛向内卷入,磨擦刺激黑眼球引起。

2、病毒性角膜炎多发生于感冒发热后,患儿突然发生频繁的眨眼,可伴有眼红、流泪、羞明(怕光)等症状,也可无眼部其它症状,但在裂隙灯下检查,可以发现黑眼球的表面有病灶浸润。

3、电视图像刺激。这是因为电视画面闪烁,变化速度快,导致儿童视觉中枢过度兴奋所致。

4、精神刺激多见于5—13岁的儿童。患儿在眨眼时,常使劲挤眼,或伴有面部肌肉痉挛、抽动,或伴有肩、腹部肌肉的抽动。这类儿童大多受到父母的斥责,或学习有压力,或心情不舒畅。眼部检查无任何异常。

孩子眨眼不止有五大隐情

1、外眼炎症及过敏性疾患:主要为沙眼,慢性结膜炎,春季卡他结膜炎等,患儿自觉眼部不适而出现过度的瞬目。

2、倒睫:有的孩子长得较胖,眼睑皮下脂肪厚,引起睑内翻倒睫,或者是特发性睑内翻倒睫。因睫毛触及角膜或球结膜,引起眼睛有异物,刺痛感,而使小儿经常挤眼。

3、异物引起:结膜及角膜表面异物不慎进入眼内,孩子揉擦眼睛后,造成球结膜或角膜,穹窿部表面异物存留,或是异物将球结膜,角膜擦伤,使孩子发生挤眼,眨眼现象。

4、看电视,玩电脑引起:电视,电游影像变化速度快,画面不停闪烁,长时间观看可引起视觉高级中枢平衡抑制的超兴奋。由于儿童视觉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视觉超兴奋可引起一种反馈性防卫动作——多瞬。

5、不良习惯:有的孩子经检查眼部无任何异常,而是一种不由自主的习惯性眨眼,天长日久更趋严重。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有眨眼,挤眼的习惯后,便责骂孩子,这反而会引起孩子过度紧张,使眨眼,挤眼现象更为严重。

如何缓解和预防孩子老眨眼

家长发现孩子经常眨眼,挤眼时,首先要仔细询问孩子眼睛有什么不舒服,是否发痒及有异物感等,然后再请眼科医生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眼部可点滴抗生素眼药液,拔除倒睫,清除角膜,结膜异物。还要停止看电视,不玩电脑:如为不良习惯的眨眼,挤眼,家长不要一味训斥孩子,要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有意识地眨眼,挤眼,并逐步克服眨眼,挤眼的坏习惯。应警惕多动症、抽动症、铅中毒、神经性功能异常等,建议到医院查明原因,以便确诊并对症治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