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皈辞典修订版是什么
2023-07-14 22:24:41 责编:小OO
文档


三皈的辞典修订版是:佛教上指三归依。参见「三归依」条。《西游记.第七回》:「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三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三皈详细内容】

三皈sānguī。(1)台观名。相传是管仲为自己修筑的。

二、基础解释

见/'三归/',三归Sānguī台观名。相传是管仲为自己修筑的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外国之君。——《史记·货殖列传序》

三、汉语大词典

见“三归”。《汉语大词典》:三归(三归)  拼音:sānguī(1).娶三姓女子。《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汉书·地理志下》:“﹝管仲﹞身在陪臣而取三归。”颜师古注:“三归,三姓之女。”宋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之相桓公也……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桓公不王,而孔子小之。”按,关于“三归”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谓三归者,即从管仲言,谓管仲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2)地名。指管仲之采邑。《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章炳麟《封建考》:“管仲让不忘上,而家有三归反坫。案《春秋》书‘城小谷’,文不系齐,则管氏亦比关内侯也。”(3)台名。汉刘向《说苑·善说》:“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论语》:“《说苑》:‘管仲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朱熹﹞《集注》取之。”(4)指按常例缴纳给公家的市租。清郭嵩焘《释三归》:“此盖《管子》九府轻重之法,当就《管子》书求之。《山至数》篇曰:‘之三有归于上矣。’三归之名,实本于此。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2).亦作“三皈”。佛教语。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即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晋法显《佛国记》:“弥勒出世,初转时,先度释迦遗法弟子、出家人及受三归五戒斋法供养三宝者。”《魏书·释老志》:“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明高濂《玉簪记·投庵》:“但愿你受着五戒三皈,说甚么琛缡金翠。”

四、其他释义

1.见'三归'。

五、关于三皈的成语

三三两两  三十三天  三沐三薰  三战三北  三吐三握  三熏三沐  

六、关于三皈的造句

1、得遇老和尚亲自传授三皈五戒,更是殊胜难得的时刻。

2、一九九零年在圆明讲堂上明下旸大和尚座下受三皈五戒,开始茹素念佛。

3、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

4、打好基础,以三皈五戒为基础。

5、天津乐善妙觉院举行观音成道日三皈五戒法会。

6、对于在家居士,法师多年来频繁传授三皈、五戒、菩萨戒,善巧引导俗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三皈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