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皓汉语大词典
2023-07-14 22:35:38 责编:小OO
文档


四皓的汉语大词典是:(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角,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汉扬雄《解嘲》:“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唐杜牧《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襄邑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廓,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轵人,泰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号曰霸上先生。’却欠绮里季。皇甫谧《高士传》载:‘绮里季姓朱,名晖,字文季。’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园公之名,失写也;廓与广同,姓黄,非崔,文义顺也;甪里既称泰伯之后,必苏人,或寓居于轵也。”按,《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引《陈留志》作“园公姓庾”。参见“商山四皓”。(2).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徐伯珍﹞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3).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明张煌言《怀王愧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嘉禾岛,岛上衣冠多四皓。”。

四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四皓详细内容】

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二、引证解释

⒈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按,《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引《陈留志》作“园公姓庾”。参见“商山四皓”。引汉扬雄《解嘲》:“藺生收功於章臺,四皓采荣於南山。”唐杜牧《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襄邑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廓,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軹人,泰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号曰霸上先生。’却欠綺里季。皇甫謐《高士传》载:‘綺里季姓朱,名暉,字文季。’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园公之名,失写也;廓与广同,姓黄,非崔,文义顺也;甪里既称泰伯之后,必苏人,或寓居於軹也。”⒉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引《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徐伯珍﹞家甚贫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⒊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引明张煌言《怀王媿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嘉禾岛,岛上衣冠多四皓。”

三、网络解释

四皓商山四皓,秦时隐士,汉代逸民。是居住在陕西商山深处的四位白发皓须、德高望众、品行高洁的老者。他们四位分别是苏州太湖甪里先生周术,河南商丘东园公唐秉,湖北通城绮里季吴实,浙江宁波夏黄公崔广。

四、综合释义

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汉扬雄《解嘲》:“藺生收功於章臺,四皓采荣於南山。”唐杜牧《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襄邑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廓,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軹人,泰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号曰霸上先生。’却欠綺里季。皇甫謐《高士传》载:‘綺里季姓朱,名暉,字文季。’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园公之名,失写也;廓与广同,姓黄,非崔,文义顺也;甪里既称泰伯之后,必苏人,或寓居於軹也。”按,《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引《陈留志》作“园公姓庾”。参见“商山四皓”。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徐伯珍﹞家甚贫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明张煌言《怀王媿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嘉禾岛,岛上衣冠多四皓。”四皓[sìhào]商山四皓的简称。参见「商山四皓」条。《文选.扬雄.解嘲》:「若夫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荣于南山。」《文选.班彪.王命论》:「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五、关于四皓的成语

商山四皓  皓月千里  皓齿青蛾  黄童皓首  庞眉皓首  皓齿红唇  

六、关于四皓的造句

1、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

2、吕远鹏可不相信,一向信奉实力至上的刘邦,怎么会仅仅因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什么商山四皓跟在吕后之子刘盈身边,他就会改变更换太子的主意。

3、他只能在《山海经》、《高士传》和《列女传》等书籍中徜徉,他开始给孩子们讲长沮、桀溺,说“商山四皓”。

4、满朝文武百官劝阻无效情况下,高后请张良划策,命太子亲笔与书,卑词厚礼,着张良亲自入商,派驷马高车恳请四皓先生入朝助太子一臂之力。

5、然而,张良知太子位危,国本动摇,教太子请出商山四皓

6、因为什么?刘邦事后说——那是商山四皓,四个出了名的贤者啊,彼羽翼已成,我没有办法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四皓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