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仿佯其他释义
2023-07-14 21:26:31 责编:小OO
文档


仿佯的其他释义是:1.亦作'仿洋'。2.游荡;遨游。

仿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仿佯详细内容】

亦作'仿洋'。游荡;遨游。

二、基础解释

亦作/'仿洋/'。游荡;遨游。

三、引证解释

⒈亦作“仿洋”。游荡;遨游。引《楚辞·远游》:“聊仿佯而逍遥兮,永歷年而无成。”《淮南子·原道训》:“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唐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遂逆大河,踰北山,仿佯而归。”

四、其他解释

戏荡也。或曰徙倚也。古作方羊,一作方洋、仿洋。俗作彷徉。转为相羊、望羊。汉、刘熙《释名·释言语》:「翔,佯也,言仿佯也。」毕沅注:「《说文》无佯字,《庄子·山木篇》:『孔子徐行翔佯而归。』《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消遥仿佯。』亦与此同。案《左氏》哀十七年传:『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作方羊为古。』《毛诗》戴驱传云:『翱翔犹彷徉也。』又从彳,皆后来字譌变。」;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训》:「仿佯,徒倚也。」王念孙疏证:「哀十七年《左传》:『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郑众注云:『方羊,游戏。』《吕氏春秋·行论篇》云:『仿佯于野。』《淮南子·原道训》云:『仿洋于山峡之旁。』《史记·王濞传》云:『彷徉天下。』《汉书》作『方洋』,竝字异而义同。〈齐风·载驱传〉云:『翱翔犹彷徉也。』翔与徉古亦同声,故《释名》云:『翔,佯也,言仿佯也。游戏放荡谓之仿佯,地势潢荡意谓之仿佯。』《楚辞·招魂》云:『西方仿佯无所倚,广大无所极。』是也。《楚辞·远游》:『步徒倚而遥思兮。』〈哀时命〉注云:『徒倚犹低徊也。』消遥、忀徉、徒倚声之转,忀徉仿佯声相近,上言消遥忀徉,此言仿佯徒倚一也。故〈离骚〉云:『聊消遥以相羊。』〈远游〉云:『聊仿佯而消遥,哀时命云,独徒倚而仿佯。』。」;《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为陛下因行田野,循视稼穑,消摇仿佯。」注:「皆游散之意。《左氏传》曰:『横流而仿佯。』。」;《文子·精诚》芒然仿佯乎尘垢之外。;《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召之不来,仿佯于野。」;《淮南子·俶真训》:「芒然仿佯于尘埃之外。」;《淮南子·修务训》:「以消遥仿佯于尘埃之外。」;《淮南子·精神训》:「芒然仿佯于尘垢之外。」;《楚辞·远游》:「聊仿佯而消遥兮。」注:「聊且戏荡而观听也。」;《集韵》:「仿,仿佯徒倚。或从彳。通作方。」;《类篇》:「仿,仿佯徒倚。」

五、关于仿佯的词语

徙倚仿佯  佯输诈败  诈败佯输  解发佯狂  迷离徜仿  被发佯狂  

六、关于仿佯的诗句

出门仿佯  出门仿佯  聊仿佯而逍遥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仿佯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