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董狐笔的简体是什么
2023-07-14 21:03:21 责编:小OO
文档


董狐笔的简体是:董狐笔。

董狐笔的拼音是:dǒng hú。注音是:ㄉㄨㄥˇㄏㄨˊㄅ一ˇ。结构是:董(上下结构)狐(左右结构)笔(上下结构)。

董狐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董狐笔详细内容】

⒈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於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復。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於朝。引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宋文天祥《指南后录·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清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董狐笔,执简欲何施?”亦省作“董笔”。《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愿挥董笔祛疑惑,聊为陈人洗愧羞。”

二、网友释义

春秋鲁宣公之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杀赵盾,盾奔齐,其从子赵穿乃攻灵公于桃园弑之,赵盾犹未出境,闻之而返,亦不讨赵穿弑君之罪,太史董狐言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非我也,穿也”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非子弑君而何?”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与齐太史无异。春秋时期,群雄争霸。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刚即位,由于年龄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让赵盾、士会和荀林父三人辅佐。

三、汉语大词典

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宋文天祥《指南后录·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清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董狐笔,执简欲何施?”亦省作“董笔”。《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愿挥董笔祛疑惑,聊为陈人洗愧羞。”

四、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不畏强权,直笔记载史事,孔子誉为古之良史。见左传˙宣公二年。后世因称直笔记事,无所畏惧为董狐笔。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五、关于董狐笔的词语

董狐直笔  董狐之笔  老古董  不知丁董  狐狸精  狐媚猿攀  

六、关于董狐笔的诗句

祠文再感董狐笔  万古不磨董狐笔  厉阶董狐笔  十载董狐笔  董狐笔好羊难卖  谁秉董狐笔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董狐笔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