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借绯的词语意思
2023-07-14 21:30:23 责编:小OO
文档


借绯的解释是:唐宋时规定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

借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借绯详细内容】

借绯唐宋时规定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

二、综合释义

唐宋时规定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緋”。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緋及鱼袋。”亦称“借牙緋”。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王嘉叟自洪倅召为光禄丞,李德远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於景灵幕次,李谓王曰:‘见公告词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谓通判借牙緋,入朝则服緑,又俸薄也。”参见“借紫”。借绯[jièfēi]唐宋时规定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凡授都督、刺史品卑者,听任其着非及佩鱼袋也。唐、杜佑《通典·礼典·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宋、高承《事物纪原·治理政体部·借绯》:「《通典》曰:『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唐会要》曰:『二月二十日也。』又曰:『旧制,凡授都督、刺史,阶未及五品,并听着绯佩鱼,离任则停。』则借绯之制,自唐明皇始也,宋朝赐绯者,亦借紫而相承,不佩鱼。」?《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亦称'借牙绯'。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三、汉语大词典

唐宋时规定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亦称“借牙绯”。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王嘉叟自洪倅召为光禄丞,李德远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于景灵幕次,李谓王曰:‘见公告词云:其镌月廪,仍褫身章。’谓通判借牙绯,入朝则服绿,又俸薄也。”参见“借紫”。

四、其他释义

1.唐宋时规定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亦称'借牙绯'。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五、关于借绯的成语

借交报仇  借题发挥  借箸代筹  借贷无门  借花献佛  借镜观形  

六、关于借绯的词语

施绯拖緑  借交报仇  借题发挥  借箸代筹  借贷无门  借花献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借绯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