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舍筏相关成语有哪些
2023-07-14 21:22:19 责编:小OO
文档


舍筏的相关成语是:舍命不舍财、留连不舍、求田问舍。

舍筏的拼音是:shě fá。注音是:ㄕㄜˇㄈㄚˊ。结构是:舍(上下结构)筏(上下结构)。

舍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舍筏详细内容】

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舍筏[shěfá]⒈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二、引证解释

⒈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引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佛有筏喻,言捨筏则达岸矣,达岸则捨筏矣。”明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禪一致,等无差别。大復与空同书引此,正自言其所得耳。”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五七:“作诗以道性情,李梦阳早已讲过;学古重在舍筏,何景明便是如此。”

三、综合释义

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佛有筏喻,言捨筏则达岸矣,达岸则捨筏矣。”明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禪一致,等无差别。大復与空同书引此,正自言其所得耳。”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五七:“作诗以道性情,李梦阳早已讲过;学古重在舍筏,何景明便是如此。”舍筏[shěfá]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四、其他释义

1.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五、关于舍筏的词语

留连不舍  舍策追羊  舍己为公  舍近求远  负担舍舟  塞井焚舍  

六、关于舍筏的诗句

舍筏复何如  舍筏聊自渡  舍筏聊自渡  且可冥心舍筏津  到岸舍筏登昆仑  舍筏求香偈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舍筏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