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妈妈需了解 新生宝宝的一些异常状况
2023-07-14 21:22:33 责编:小OO
文档


 >> 新生儿的这些异常不是病             >> 给1个月宝宝做个健康检查

 >> 新生儿口吐泡泡小心是肺炎            >> 哪些症状需要立即看医生

  新生儿作为宝宝开始人生旅程的开始阶段,是最难护理的时期,宝宝刚生下来,对世界的语言一窍不通,大多数妈妈都不了解宝宝的一些生理特征,因而更害怕宝宝出状况,下面来汇总一下新生宝宝的一些异常状况,给准妈妈们提个醒,以防宝宝在不好护理的情况下出现问题。

一、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是由于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受产道骨性突出压迫或因产钳助产牵引损伤所致。血肿部位多在顶部,常为一侧。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逐渐增大,血肿边缘较清晰。血肿在数日后可变硬,数周或数月吸收。小的血肿不需治疗,大的血肿可导致黄疸,需到医院治疗。

二、产瘤

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头部可触摸到一个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软,压之有凹陷,这种“包”叫产瘤。产瘤的发生是由于新生儿的头在通过母亲产道时受到挤压,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头先通过产道的部位皮下水肿,这种情况无需特殊处理,几天后会自然消失。产瘤与头颅血肿有区别。

三、湿疹

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异常情况,孩子出生后两周开始,面部出现红点,眉上、眉下及发际处出痂,有的还可在四肢及躯干上出现。由于皮疹处较痒,孩子有时会出现哭闹。湿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孩子消化功能不成熟,不能够完全消化所食奶中的蛋白质,而导致轻微过敏反应,所以湿疹又叫奶癣,最多见于吃奶的婴儿,人工喂养小儿较母乳喂养孩子病情重。一般情况下湿疹无需治疗,随着孩子辅食的逐渐添加会自然好转,但严重的湿疹,或继发细菌感染应到医院就诊。

湿疹的发生往往与孩子的体质有关。新生儿皮肤比较柔软,皮下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当吃了某些致敏食物后也可能引起湿疹。患有湿疹的孩子不要用肥皂洗涤患处,以免刺激。可局部涂肤轻松,或0.1%地塞米松软膏或0.5%强的松软膏。

四、尿布疹

尿布疹也红臀,是孩子在垫尿布的部位皮肤发红、轻度水肿,甚至皮肤糜烂。多由于大小便刺激皮肤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洗尿布时肥皂水未完全冲洗干净,刺激皮肤后引起的。孩子每次大便后洗净臀部,及时更换尿布,必要时可选用吸水性好的纸尿布。一旦发生尿布疹,应及时进行治疗,否则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屏障功能差,细菌可以很容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引起严重后果。

五、鞘摸积液

有些男婴的阴 囊,出生后一侧或两侧可见肿大,触摸有胀实感,这是因为在婴儿睾丸外面的鞘状突内含有较多液体及鞘状突尚未完全闭合的缘故,这种情况在孩子1岁内完全有愈全合的可能。

六、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一般在2500-4000克之间。孩子出生后3-5天,体重会有所下降,一般减少140-240克,不超过250克。到出生第10天应恢复到出生前的体重。以后孩子会每天增加30-40克。如果在应该体重增的时候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应积极寻找原因。孩子体重不增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喂养不当和疾病影响。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由于父母担心牛奶过稠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给孩子喂奶时,加水太多,使孩子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影响体重增加。在孩子患病期间出现体重不增表明疾病没有控制,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七、发热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疾病的信号,正常孩子的体温一天内有一定的波动,由于进食、活动等所致的代谢会影响孩子的体温。一般测量体温的部位有腋下、舌下、肛门3种,其中以肛门表所测有体温最高,日表次之、腋下所测的体温最低,其差异范围依次为0.3度-0.5度。正常小儿舌下体温为 36.5度-37.5度。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身体的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有时可表现出发热。如果孩子温度仅是升高,而又无其他异常表现,可能是室内温度过高或衣着过多所致,这时只需要减少衣服或降低环境温度即可。如果孩子发热的同时伴有不吃奶、精神差、面色灰暗等,则表明是疾病所致,且病情较重,需要到医院就诊。值得提醒的是新生儿发热,一般不宜使用退热药,因为目前的退热药都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可影响新生儿血小板的凝血活性,有时使用后会导致新生儿出血。

八、啼哭

啼哭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啼哭能使呼吸加深,增加肺活量,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健康发育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孩子日夜不停地啼哭,会影响孩子和母亲的休息,有时候啼哭是孩子疾病的征象,应加以区别。

1.饥饿或口渴

可用乳头去逗他,如果孩子张嘴,一含住乳头立即可停止啼哭。

2.腹痛或腹胀

触摸孩子的腹部,如果很胀实,可把孩子抱起来轻轻地拍背,这样可以帮助他将吃奶时吞进的空气排出来。有时可让他趴着睡,这对减轻腹痛很有好处。如经以上处理孩子啼哭未见减轻和改善应及时就诊。

3.尿布湿或衣着太多

可检查一下孩子的尿布或触摸孩子身上是否出汗。

4.鼻痂堵塞

如果室内空气太干燥或温度较高,在孩子的鼻中可形成鼻痂,使孩子感到不适啼哭。这时可以用湿棉签轻轻地给孩子卷一下鼻孔,把鼻痂掏出来,以保持鼻腔通畅、湿润。

5.想睡觉

如果孩子房间较嘈杂,或家中来客人吵醒孩子,就会啼哭,这时应当设法让孩子安静下来,轻轻地拍拍孩子,让孩子睡觉。

6.要人抱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让人抱着他,一抱就停止啼哭,这时除了抱抱孩子,没有其他办法。

7.疾病

有时孩子患病不适时也会不停地啼哭,要结合看孩子的其他表现,如流涕、腹泻、发热、呕吐等情况,发现孩子是因为疾病而致的啼哭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九、斜颈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头偏向一侧,脸斜向对侧,且下巴有些抬高,这极可能是先天性斜颈,需及早治疗,否则将会影响孩子面部的发育,导致面部不对称畸形。先天性斜颈的发病与胎位不正、难产或胸锁乳头肌受到损伤有一定的关系。

十、脐疝

脐疝是脐窝处圆形或卵圆形的局部性隆起,这是因为腹部肌肉尚未完全长好,当腹内压力增大时,脐窝就突出来,一般在孩子2岁内会自然好转。如果脐疝较大时,应给予附带治疗,同时应尽量避免孩子哭闹,导致腹内压力增高。

温馨提示:当宝宝有以上症状时,排除正常生理原因,如果有问题,要及时送医生治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