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最好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3-07-14 23:44:16 责编:小OO
文档
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什么

主要为肠道病毒,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肠道病毒属于RNA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中生存,不易被胃酸及胆汁灭活,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发病多在潮湿闷热季节。

传播途径有哪些

人类是目前已知的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群及隐性感染着均有传染性,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的粪-口传播,其次为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传播。是否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清楚。

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儿童。成人亦可感染,但相对较少。

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个体因素

5岁以下儿童易感,早产儿、婴儿期未能母乳喂养者均更易患病,3岁以下幼托机构儿童是高危人群,男孩由于好动,自身卫生情况较女孩差,因此患病高于女孩。

2、卫生习惯

婴幼儿喜欢吸吮手指、咬玩具,这种特性容易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饭前、便后或者没有良好洗手习惯的儿童极易发病。

3、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卫生差,环境拥挤,空气流通不畅,或有人粪堆积,污水、垃圾滞留均使儿童易感手足口病。

4、气候因素

由于病毒喜欢闷热潮湿的环境,因此夏秋季是该病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严格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如何治疗1、普通病例

主要是对症治疗,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给予患儿充足水分摄入,适当退热,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等措施即可。

2、重症病例

需要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措施包括降颅压,降温、镇静、止惊,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并注意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护理要点有哪些1、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

2、口腔护理

指导患儿口腔清洁,饭前和饭后给予淡盐水漱口;

3、皮肤护理

保持皮疹周围皮肤干燥和清洁,经常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处引起感染,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4、心理护理

对大一点的患儿,可结合患儿生理和性格特点,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其交流,消除紧张不安心理,尽可能配合治疗,促进痊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