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获麟的其他释义 获麟的其他释义是什么
2023-07-14 23:07:44 责编:小OO
文档


获麟的其他释义是:1.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2.指春秋末期。3.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4.喻指著作的绝笔。

获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获麟详细内容】

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指春秋末期。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喻指著作的绝笔。获麟[huòlín]⒈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指春秋末期。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喻指著作的绝笔。

二、基础解释

1.指春秋末期。2.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3.喻指著作的绝笔。4.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

三、引证解释

⒈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引《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唐李白《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⒉指春秋末期。引《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通﹞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秦汉至於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秦始,实为中国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⒊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引《汉书·武帝纪》:“往者(太始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孝武之世,太史令司马迁……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⒋喻指著作的绝笔。引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唐唐彦谦《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四、网络解释

获麟(汉语词语)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所以麒麟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参见《春秋》

五、关于获麟的成语

辞不获命  获隽公车  获陇望蜀  麟凤龟龙  

六、关于获麟的造句

1、展览会场设计由竹棚建构而成,市民流连在“待嫁女儿心”、“喜上眉梢”、“喜获麟儿”几个不同区域,细细品位母亲在不同阶段的作品。

2、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3、汉代的《韩勑碑》中说“孔子近圣,为汉定道”;《史晨碑》中说“西狩获麟,为汉制作”。

4、汉代的《韩勑碑》中说“孔子近圣,为汉定道”;《史晨碑》中说“西狩获麟,为汉制作”。【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224491/】

5、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https://www。chazidian。com/zj-224491/造句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获麟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