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假借的诗词
2023-07-14 23:24:06 责编:小OO
文档


假借的相关诗词是:《龙隐岩·轩冕傥来仍假借》、《拟寒山寺·人身如假借》、《知天命·假借立言虽似是》。

假借的拼音是:jiǎ jiè。注音是:ㄐ一ㄚˇㄐ一ㄝˋ。词性是:动词。结构是:假(左右结构)借(左右结构)。

假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假借详细内容】

假借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六书之一。见《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二、网友释义

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六书之一。见《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三、国语辞典

借用。假借[jiǎjiè]⒈借用。引《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崔慰祖传》:「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慰祖亲自取与,未常为辞。」《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袁峻传》:「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⒉凭借、借助。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⒊宽容。引《战国策·燕策三》:「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仪独不假借,延心怀恨。」⒋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字有音无字形,而借用同音字来表达。如「令」本为发号之义,借为县令之令;「长」本为久远之义,借为之长。引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英语tomakeuseof,tousesthaspretext,underfalsepretenses,undertheguiseof,masqueradingas,lenient,tolerant,loancharacter(oneoftheSixMethods六書|六书offormingChinesecharacters)?,characteracquiringmeaningsbyphoneticassociation,alsocalledphoneticloan德语vonetwasGebrauchmachen,mitfremderHilfe(V)?法语avoirrecoursà,emprunt(langue)?,homophone(langue)?

四、其他解释

1.犹借也。《韩非子·定法》:「今知而弗言,则人主尚安假借矣。」;《南史·袁峻传》:「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

五、关于假借的成语

假人假义  假痴假呆  假仁假义  借交报仇  借题发挥  借箸代筹  

六、关于假借的词语

借交报仇  借题发挥  借箸代筹  假惺惺  借贷无门  借花献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假借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