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假借的法语是什么
2023-07-14 23:24:06 责编:小OO
文档


假借的法语是:emprunter、prétexter、sous prétexte de。

假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假借详细内容】

假借jiǎjiè。(1)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2)六书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3)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4)容忍。(5)宽容。假借[jiǎjiè]⒈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例假借于藏书之家。——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假借外力。英makeuseof;⒉六书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例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后汉书·张衡传》英phoneticloancharacters;⒊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⒋容忍。英tolerate;⒌宽容。例大王少假借之。——《战国策·燕策》英actingcountymagistrate;

二、基础解释

1.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2.六书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3.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三、网络解释

假借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六书之一。见《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四、辞典修订版

借用。《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崔慰祖传》:「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慰祖亲自取与,未常为辞。」《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袁峻传》:「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凭借、借助。《后汉书.卷一零.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宽容。《战国策.燕策三》:「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演义.第一零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仪独不假借,延心怀恨。」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字有音无字形,而借用同音字来表达。如「令」本为发号之义,借为县令之令;「长」本为久远之义,借为之长。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五、关于假借的造句

1、他假借手中的权利,占有了好几套房子。

2、他经常假借公司的名义来招摇撞骗。

3、这样一个狗彘不若的王爷,杜甫却偏偏对他怀念不已,并假借人民之口而加以歌颂。

4、他辞职后,还假借公司名义,到处招摇撞骗,使我们公司声誉受到了影响。

5、他假借董事长的名义到处招摇撞骗,最后终于被逮捕,移送法办。

6、阿弥陀佛,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施主确实罪孽深重,只是要想赎罪,可不能假借他人之手,施主还要亲力亲为……

六、关于假借的诗句

自性非假借  位分无假借  位分无假借  容光托假借  日月不假借  日月不假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假借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