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尊的结构是:达(半包围结构)尊(上下结构)。
达尊的拼音是:dá zūn。注音是:ㄉㄚˊㄗㄨㄣ。词语解释是:1.谓众所共尊。2.上达于尊者。3.指地位显贵者。达尊[dázūn]⒈谓众所共尊。⒉上达于尊者。⒊指地位显贵者。引证解释是:⒈谓众所共尊。引《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赵岐注:“三者,天下之所通尊也。”宋苏轼《<晁成君诗集>序》:“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絶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於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⒉上达于尊者。引汉蔡邕《独断》上:“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⒊指地位显贵者。引《明史·魏骥传》:“驥齿德有餘,爵在上卿,可称达尊。”章炳麟《訄书·刑官》:“西方之言治者,三分其立法、行政、司法而各守以有司,惟刑官独与抗衡。苟傅於辟,虽达尊得行其罚。”。网友释义是:达尊,(1609~16)明代临济宗僧。又称尔瞻。浙江四明鄞县人,俗姓唐。7、汉语大词典是:(1).谓众所共尊。《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赵岐注:“三者,天下之所通尊也。”宋苏轼《〈晁成君诗集〉序》:“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于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2).上达于尊者。汉蔡邕《独断》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3).指地位显贵者。《明史·魏骥传》:“骥齿德有馀,爵在上卿,可称达尊。”章炳麟《訄书·刑官》:“西方之言治者,三分其立法、行政、司法而各守以有司,惟刑官独与抗衡。苟傅于辟,虽达尊得行其罚。”。8、国语辞典是:众人所尊贵的。达尊[dázūn]⒈众人所尊贵的。引《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⒉传达于位尊的人。引汉·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达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达尊详细内容】
1.谓众所共尊。2.上达于尊者。3.指地位显贵者。达尊[dázūn]⒈谓众所共尊。⒉上达于尊者。⒊指地位显贵者。
二、引证解释
⒈谓众所共尊。引《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赵岐注:“三者,天下之所通尊也。”宋苏轼《<晁成君诗集>序》:“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絶民也。名者古今之达尊也,重於富贵,而窃之,是欺天也。”⒉上达于尊者。引汉蔡邕《独断》上:“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⒊指地位显贵者。引《明史·魏骥传》:“驥齿德有餘,爵在上卿,可称达尊。”章炳麟《訄书·刑官》:“西方之言治者,三分其立法、行政、司法而各守以有司,惟刑官独与抗衡。苟傅於辟,虽达尊得行其罚。”
三、网络解释
达尊(1609~16)明代临济宗僧。又称尔瞻。浙江四明鄞县人,俗姓唐。从福泉山之圜明出家,三年后,参谒密云圆悟。二十八岁受具足戒,历参石车通乘、瑞白明雪、山茨通际等诸尊宿,而为通际之法嗣。后住于南岳之绿萝庵,顺治三年(16)于石霜开堂说法,重修圜明之塔,尽力整备伽蓝。康熙三年九月示寂,世寿五十六,法腊三十一。遗有尔瞻尊禅师语录二卷行世。(五灯全书卷八十一)p5668
四、网友释义
达尊,(1609~16)明代临济宗僧。又称尔瞻。浙江四明鄞县人,俗姓唐。
五、关于达尊的成语
六、关于达尊的词语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