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芒刺的注音
2023-07-14 20:23:29 责编:小OO
文档


芒刺的注音是:ㄇㄤˊㄘˋ。

芒刺的拼音是:máng cì。结构是:芒(上下结构)刺(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2.比喻隐患。3.比喻言词尖刻。芒刺[mángcì]⒈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⒉比喻隐患。⒊比喻言词尖刻。引证解释是:⒈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引唐杜甫《除草》诗:“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唐陆龟蒙《蔷薇》诗:“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清吴振兰《和孟东野<审交诗>》:“滋养待成林,芒刺伤我手。”⒉比喻隐患。参见“芒刺在背”。引《周书·闵帝纪论》:“政由寧氏,主怀芒刺之疑。”《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高祖克翦芒刺,思弘政术,惩专朝之为患,忘维城之远图。”⒊比喻言词尖刻。引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法晋宋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网络解释是:芒刺(汉语词汇)芒刺mángcì。7、网友释义是:芒刺mángcì汉语词汇。8、汉语大词典是:(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唐杜甫《除草》诗:“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唐陆龟蒙《蔷薇》诗:“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清吴振兰《和孟东野〈审交诗〉》:“滋养待成林,芒刺伤我手。”(2).比喻隐患。《周书·闵帝纪论》:“政由宁氏,主怀芒刺之疑。”《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高祖克剪芒刺,思弘政术,惩专朝之为患,忘维城之远图。”参见“芒刺在背”。(3).比喻言词尖刻。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法晋宋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9、英语是:bur、burring、burr、cylinder bur。10、辞典修订版是:草叶上的细小尖刺。《三国演义.第二零回》:「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芒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芒刺详细内容】

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2.比喻隐患。3.比喻言词尖刻。芒刺[mángcì]⒈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⒉比喻隐患。⒊比喻言词尖刻。

二、引证解释

⒈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引唐杜甫《除草》诗:“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唐陆龟蒙《蔷薇》诗:“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清吴振兰《和孟东野<审交诗>》:“滋养待成林,芒刺伤我手。”⒉比喻隐患。参见“芒刺在背”。引《周书·闵帝纪论》:“政由寧氏,主怀芒刺之疑。”《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高祖克翦芒刺,思弘政术,惩专朝之为患,忘维城之远图。”⒊比喻言词尖刻。引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法晋宋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

三、国语辞典

草叶上的细小尖刺。芒刺[mángcì]⒈草叶上的细小尖刺。引《三国演义·第二〇回》:「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四、辞典修订版

草叶上的细小尖刺。《三国演义.第二零回》:「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五、关于芒刺的词语

背若芒刺  如芒刺背  芒刺在身  芒刺在躬  背生芒刺  心如芒刺  

六、关于芒刺的英语

bur  burring  burr  cylinder bur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芒刺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