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宝宝添加辅食的五个禁忌 家长注意
2023-07-14 21:59:40 责编:小OO
文档


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奶水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的需要。辅食添加 饮食五大禁忌须知!

一、为什么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1、汲取均衡、充足的营养

宝宝4~6个月大以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必须添加辅食,帮助宝宝及时汲取均衡、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2、为“断奶”做好准备

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彻底“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3、训练吞咽能力

从习惯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体食物,宝宝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从吸吮到咀嚼、吞咽,宝宝需要学习另外一种进食方式,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4、培养咀嚼能力

宝宝不断长大,他的牙粘膜也逐渐变得坚硬起来,特别是长出门牙后,如果及时给他吃软化的半固体食物,他会学着用牙龈或牙齿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发育有利于颌骨的发育和乳牙的萌出。

二、什么时候给宝宝添加辅食?

一般宝宝在4~6个月期间能添加辅食,主要是看宝宝的具体情况。宝宝出生后每个月应该增长500g-600g的体重。如果宝宝体重达到了这样的增长标准,别人在旁边吃饭时他会感兴趣,那么就能考虑给宝宝做辅食添加的准备了。如果宝宝生长发育缓慢、消化功能不好或者出现过敏,能适当推迟添加辅食。

不主张辅食添加太早,因为四个月前宝宝的淀粉酶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消化辅食,也容易引起过敏、腹泻等问题。有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地区的婴儿在4个月或不到4个月就开始吃米糊,所以腹泻发生非常普遍,甚至出现消化道感染。另外,辅食添加如果太早会使母乳汲取量相对减少,而母乳的营养是最佳的,这样替代的结果得不偿失。

而辅食添加太晚的风险在于:婴儿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譬如,母乳中铁的含量是很少的,如果超过6个月不添加辅食,孩子就可能患缺铁性贫血。另外,半岁左右婴儿进入味觉敏感期,及早添加辅食让孩子接触多种质地或味道的食物,对日后避免偏食偏食有帮助。

三、宝宝辅食应该怎么添加?

添加辅食时,要一样一样加,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不能求之过急;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逐渐过渡,便于小儿习惯。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无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湿疹,或消化道不适,如腹泻等情况,出现类似情况应停止添加这种辅食;婴儿患病或有消化不良情况时应暂缓增添新辅食。

1.4~6个月

每天1次。辅食要煮成泥,尝试阶段,所以每次只给宝贝一点点就能了,等宝贝习惯后,每次量的标准:含铁的婴儿米粉30-50g;蔬菜水果类总量为15~20g;

2.6~9个月

每天2次。每次量的标准:婴儿米粉或粥50~80g;蛋白质90g(蛋黄、豆腐、肝泥),蔬菜水果类总量约25g;

3.9~12个月

每天2~3次。每次量的标准:粥90~100g,或者软饭80g;蛋白质120g(鸡肉、蛋黄、豆腐、鱼肉等)。水果蔬菜类总量为30~40g。

4.一周岁以后

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宝宝都能吃了,况且能帮助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

5.2岁以后

宝宝的牙齿发育已经成形,食物的软硬、粗细程度基本上就能和成人一致了,不必刻意为他们开小灶。

四、婴幼儿饮食的五大禁忌

1、硬、粗、生

婴幼儿咀嚼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充足消化汲取营养,所以,供给的辅食或饮食应软、细、熟,如将蔬菜挤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2、咀嚼喂养

有些家长喂养婴儿时,习惯于先将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口对口喂养,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烂,想帮帮忙。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利于婴幼儿消化机能的成熟。

如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消化程度选择食物,烹调时做到细、软、烂,婴儿虽然没有牙齿或牙齿未长齐,咀嚼能力差,仍是能够消化的。咀嚼喂养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它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孩子,而孩子反抗能力差,很容易所以而引起疾病。

3、饮食单调

婴幼儿对单调食物容易发生厌倦。为了增进婴幼儿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足合理的营养,在可能口瘀情况下,应使食物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细交替,辅食荤素搭配,每天加1-2次点心。这样,既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又可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4、盲目食用强化食品

当前,市场上供应的婴幼儿食品中,通过强化的食品不少。倘若目地选购各种各样的强化食品给婴幼儿食用,就有发生中毒的危险。家长应仔细阅读食品外包装上所标明的营养素含量。

如遇几种食品中强化营养素是一样的,就只能选购一种,否则对婴幼儿有害。必要时家长应征求医生或专家的意见。

5、强填硬塞

婴幼儿在正常情况下知道饥饱,当孩子不愿吃时,不要强填硬塞。中国有句俗话,抚养孩子要“三分饥饿,三分寒”,孩子才能生长得更好。家长应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食量由他们自己定,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否则,孩子听腻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过于强求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消化不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