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鸣弦的基础意思是什么
2023-07-15 02:24:37 责编:小OO
文档


鸣弦的基础解释是:亦作/'鸣弦/',亦作/'鸣弦/'。《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拨动琴弦,使之作响。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指弓弦。

鸣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鸣弦详细内容】

1.亦作'鸣弦'。2.《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3.拨动琴弦,使之作响。4.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5.指弓弦。

二、网络解释

鸣弦亦作“鸣弦”。1.《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李贤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宋曾巩《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

三、综合释义

亦作“鸣絃”。1.《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李贤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宋曾巩《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拨动琴弦,使之作响。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晋陶潜《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絃。”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唐杨炯《和郑校仇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頽风暌酌羽,流水旷鸣絃。”清褚人穫《坚瓠秘集·李近楼琵琶》:“《耳谭》载京师瞽者李近楼,籍锦衣千户,善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鸣弦铁拨发之,令人髮上指,泪交下。”指弓弦。唐李白《秋猎孟诸夜归》诗:“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鸣弦”。(1).《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李贤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宋曾巩《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晋陶潜《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弦。”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唐杨炯《和郑校仇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颓风暌酌羽,流水旷鸣弦。”清褚人穫《坚瓠秘集·李近楼琵琶》:“《耳谭》载京师瞽者李近楼,籍锦衣千户,善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绝妙,平生羁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于鸣弦铁拨发之,令人发上指,泪交下。”(4).指弓弦。唐李白《秋猎孟诸夜归》诗:“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五、关于鸣弦的成语

朝歌夜弦  改弦更张  铁板铜弦  改弦易调  

六、关于鸣弦的词语

直如弦  一牛鸣  朝歌夜弦  改弦更张  惊弦之鸟  急管繁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鸣弦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