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藉口相关成语
2023-07-15 00:57:13 责编:小OO
文档


藉口的相关成语是:人言藉藉、贪污狼藉、赃秽狼藉。

藉口的拼音是:jiè kǒu。结构是:藉(上下结构)口(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借口jièkǒu。(1)假托某种理由。(2)假托的理由。基础解释是:1.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2.以某事为理由。3.假托的理由。引证解释是:借别人的话作为依据。《左传·成公二年》:“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杜预注:“藉,荐;復,白也。”孔颖达疏:“言无物则空口以为报,少有所得则与口为藉,故曰藉口。”多作托辞或假托的理由。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二:“唐史称房杜不言功,予谓此乃庸人鄙夫持禄固位者得以藉口也。”清李渔《玉搔头·闻警》:“他假公藉口为除奸横,其实要自逞强兇。”谓充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乾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何必饥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我军出界近二旬,所获才三十餘级,何以復命!且食尽矣,请袭取宥州,聊以藉口。”。7、网络解释是:藉口(汉语词语)藉口,同“借口”,古代时,“藉”通“借”(jiè),汉语词汇。8、释义是:借别人的话作为依据。多作托辞或假托的理由。谓充饥。9、网友释义是:藉口,同“借口”,古代时,“藉”通“借”(jiè)。jièkǒuㄐㄧㄝˋㄎㄡˇ。10、辞典修订版是: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以某事为理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得了这个风声,晓得自己弹压不来,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反叫他们有所藉口。」也作「借口」。假托的理由,如:「他以头痛为藉口,提早退席。」也作「借口」。1辞典简编版是:假托的理由。 【造句】他以头痛为藉口,提早退席。1法语是:prétexter、sous prétexte de、prétexte、excuse。1国语词典是: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

藉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藉口详细内容】

1.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2.以某事为理由。3.假托的理由。

二、网络解释

藉口(汉语词语)藉口,同“借口”,古代时,“藉”通“借”(jiè),汉语词汇。

三、辞典修订版

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以某事为理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得了这个风声,晓得自己弹压不来,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反叫他们有所藉口。」也作「借口」。假托的理由,如:「他以头痛为藉口,提早退席。」也作「借口」。

四、国语词典

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

五、关于藉口的近义词

借口  

六、关于藉口的诗句

藉口谁不如  藉口见古人  藉口岂徒徵纪甗  武将纷纷皆藉口  且有杀降聊藉口  藉口缓诛责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藉口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