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redisIP访问次数的方法
2020-11-09 06:53:56 责编:小采
文档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api或页面访问的频率,例如单ip或单用户一分钟之内只能访问多少次,类似这样的需求很容易用Redis来实现。

策略1:

在redis中保存一个count值(int),key为user:$ip,value为该ip访问的次数,第一次设置key的时候,设置expires。

count加1之前,判断是否key是否存在,不存在的话,有两种情况:1、该ip未访问过;2、该ip访问过,但是key已经过期了。那么此时需要再次设置一次expires。

如果用户访问的时候,判断count的值是否大于上限,如果低于上限,就处理请求,否则就拒绝处理请求。

策略2:

考虑这种情况,假设只允许用户60秒内访问100次,如果有一个用户在第1秒访问了1次,在第59秒的时候,访问了99次,然后在第61秒的时候,访问了100次。

如果按照策略1的情况处理,第1~60秒之间接受了100次,在第61秒接收100次请求,所以62~120这段时间内,不再处理该ip的请求。

貌似没问题,但是,细细思考一下,第59秒到61秒之间接受了99+100=199请求,时间间隔只有3秒。那么这样的话,最初的设计就存在问题了。

解决方案:可以使用redis的list(双向队列)数据结构,key就是user:$ip,也就是每一个ip设置一个双向队列,每次请求到达的时候,进行如下判断:

1、如果list中的元素个数少于100个,那么就将请求到达时的时间戳Lpush到list中。

2、如果list中的元素多余100个,那么,就取出Lindex(-1)即最右边,也就是100个请求中最早的那一个请求的时间戳,如果最早的时间戳和当前时间戳相差超过60秒,那么表示第一个请求已经过期了,就将第一个请求出队Rpop。然后将当前时间戳入队Lpush。

更多redis知识请关注redis入门教程栏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