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白鲳鱼饲养方法 白鲳鱼怎么养殖
2022-04-02 08:41:20 责编:小OO
文档


1、饲料的投喂

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2、水质的管理

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中的新陈代谢缓慢,所以,池水易变清,往往透明度大于30厘米。此时,池塘中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3、病害的防治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危害较大的主要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

(1)水霉病

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水霉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病鱼因瘦弱而逐渐死亡。防治方法:①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②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不使鱼体受伤,寒冬雨雪天有个别鱼冻伤,切勿下塘捕捞,干扰鱼群。③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2)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

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孢囊;如果病原体寄生在眼角膜,可导致鱼失明;患病鱼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它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鱼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适于15-25℃的水温生长、发育。防治方法:①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②可用干辣椒加干姜片治疗。每亩水面均1米深可用

4、注意事项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尽量不要下池干忧鱼群,避免撞伤;严禁使用敌百虫等药物;否则会全池死亡,损失不可挽回。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