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调查中,如何避免证据被篡改或毁灭?
2024-07-18 09:19:38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在证据收集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着证据被篡改或毁灭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调查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收集证据应当注意保护证据的完整性,避免证据的变造、破坏、灭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破坏证据罪”:“破坏、伪造证据,妨害人民、人民、机关、机关等国家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隐瞒、掩饰犯罪罪”:“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隐瞒、掩饰犯罪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采用电子取证技术、进行现场勘验和拍照、对证人进行询问等。同时,调查人员应当及时将证据送交司法机关,并保证证据的安全性,以免证据被篡改或毁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