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济犯罪的表现有哪些
2024-07-18 08:31:20 责编:小OO
文档


经济犯罪的主旨是指出经济犯罪的四个显著特征,以及经济犯罪的具体罪名分为基本罪名和选择罪名两种类型。经济犯罪是指违反法律法规,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法律分析

经济犯罪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一)任何经济犯罪都必须具有经济的内容;

(二)经济犯罪的主体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上述三类人员不构成这类犯罪;

(三)经济犯罪分子获取非法的物质利益一定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从总体上看,经济犯罪是一种行为。并认为经济犯罪的具体罪名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基本罪名:指的是法律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之便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罪名,包括贪污罪和受贿罪、挪用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

2:选择罪名:及法律虽未规定须以利用职务之便作为一定的构成要件,但却明确规定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形予以从重的罪名,包括走私罪和投机倒把罪等”。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犯罪指的是发生在商品生产领域、经济流通领域、分配及调节领域、消费领域与经济管理领域,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情节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是指以获取巨大经济利润为目的,以进行非法经济管理和非法经营活动为手段,危害国家正常经济秩序的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拓展延伸

经济犯罪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经济犯罪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是保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监管力度,防范经济犯罪的发生。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经济犯罪,加强情报交流和信息共享。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提高公众对经济犯罪的认识和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最后,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经济犯罪的预警和侦查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经济犯罪具有明显特征:必须涉及经济内容,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及从事公务者,利用职务便利获取非法利益,且属于行为。罪名可分为基本罪名和选择罪名。预防经济犯罪的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打击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公众意识,应用技术手段。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五十 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