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主体有哪些?
2024-07-18 07:22:43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务报酬个税由报酬所得人交,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和稿酬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综合所得按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按月或按次分项计算。对于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劳务报酬个税由报酬所得人交,也就是本人自己交。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拓展延伸

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谁

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从事劳动并因此获得报酬的个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规定,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在我国境内从事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无论其为中外国籍;在我国境外从事劳务报酬所得,但持有我国居民身份证明的个人;在我国境内外同时从事劳务报酬所得,但持有我国居民身份证明的个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义务人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申报纳税,并根据具体情况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结语

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个人所得来源进行缴纳的税款,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劳务报酬个税由报酬所得人自行交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从事劳务报酬所得,持有我国居民身份证明的个人都应履行纳税义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应按照法定程序申报纳税,并根据具体情况缴纳个人所得税。请大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节 收 入 第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四章 税 收 优 惠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