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犯罪目的不是犯罪的构成条件仅是量刑情节??
2024-07-18 11:53:17 责编:小OO
文档


律师解答:

在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犯罪目的并不是必备条件。然而,如果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恶劣,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有可能对受害人及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后果,因此在量刑方面应当考虑它们的恶性程度。在刑法规定中,犯罪的刑罚是直接关联到其犯罪的性质、手段和后果等因素的。因此,当犯罪目的明显超出了纯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有明显的非法利益或者其他恶劣目的,应当予以相应的惩罚。比如,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如果犯罪人主观上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杀害受害人,而且还有其他恶劣目的,比如谋财害命等,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其加重处罚。当然,在判定犯罪目的时需要注意,切勿将和事实不符的个人推测和主观臆断作为裁判依据,必须以客观证据为基础进行判断。否则容易扰乱司法公正、损害案件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烂数负刑事责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