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对包庇罪的量刑规定及犯罪构成的要件。窝藏和包庇行为都属于帮助犯罪人逃避追捕,提供隐藏处所或虚明。犯罪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且行为必须出于故意。对于机关查处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单位人员也会被追究刑责。对于公民来说,若被请求提供隐藏处所等行为,需谨慎核实,避免涉嫌犯罪。
法律分析
一、中国刑法包庇罪怎么量刑?
中国《刑法》包庇罪的量刑规定具体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包庇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已冒充犯罪的人问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本罪。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明掩盖犯罪人。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2、主体要件
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成立本罪。
根据本条的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以本罪论处。
对于已经任何的公民来说,若是遇到了他人请求自己为其提供隐藏处所等的情形,首先需要先了解对方需要隐藏场所的证据。若是经过核实之后,发现对方是想逃避刑罚才提出的此请求,那么是需要回绝对方的,这是由于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的行为涉嫌犯罪。
结语
包庇罪的量刑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对于公民而言,若遇到他人请求提供隐藏处所等,应核实对方是否逃避刑罚目的,若是,则需回绝,因为这涉嫌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