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虚开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2024-07-18 06:11:33 责编:小OO
文档


虚开罪的处罚标准和立案标准:虚开罪情节严重者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罪除罚金外,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受到处罚。虚开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虚开数量达到一百份或金额累计达到四十万元以上;五年内因虚开票行为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虚开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法律分析

一、虚开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1、犯虚开罪情节严重的,可以对行为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若是情节特别严重的话,则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若是单位犯虚开罪,除了要对单位判处罚金外,同时还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两款规定进行处罚。

下列开具普通情形一般不宜认定为“虚开”:

(一)个人因发生实际业务而让开票人开具,个人没有逃税,也不知开票人等其他相关方有逃税目的或行为的;

(二)个人没有发生实际业务,但本人系为逃税以外目的而让开票人为自己虚开且未入账使用的,或者受票人系为逃税以外目的要求个人提供虚开的且未入账使用的;

(三)其他不宜认定为“虚开”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

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虚开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虚开《刑法》第205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虚开一百份以上或者虚开金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五年内因虚开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开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虚开的行为泛滥,不仅直接诱发逃税等税收违法犯罪行为,还为财务造假、贪污贿赂、挥霍、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条件,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并滋生各类现象,败坏社会风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结语

虚开罪的处罚标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犯虚开罪的行为人可能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可能被判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虚开罪的情况,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虚开的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滋生各类现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虚开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虚开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在五年内因虚开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情况,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五条之一 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