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疾病鉴定在哪里鉴定?
2024-07-19 09:32:57 责编:小OO
文档

工伤伤残鉴定:申请人应携带相关资料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医务鉴定机构按照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需提供多项资料,包括诊断证明、照片和医疗资料;工伤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以重者定级。

法律分析

工伤伤残鉴定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的医务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评定: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如下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①《工伤认定书》(或单位开具的工伤证明);②身份证原件;③相关的工伤诊断资料(包括:医院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光、C等检验资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相关资料后,开具劳动能力鉴定《介绍信》交申请人。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的医务鉴定机构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对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残废等级。(在该标准颁布前,暂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B16180)执行。)3、工伤职工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须携带下列资料:

(1)社保部门出具的鉴定《介绍信》;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包括反映残情及面容的彩色3照片2张、1寸证件相5张;

(4)定点医院诊断证明及出院证;

(5)重要的仪检报告单(如:、C、C)等医疗资料。非参保职工申请鉴定时还须携带单位的工伤证明(或社保部门的《工伤认定书》)原件和复印件。拓展资料:工伤伤残等级:是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是对职工工伤后劳动能力的鉴定,即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进行受伤等级鉴定的标准。工伤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结语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医务鉴定机构对工伤残进行评定。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结束后需携带相关资料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医务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残废等级。工伤职工在劳动能力鉴定时需携带相关资料。工伤伤残等级是对职工工伤后劳动能力的鉴定,分为一至十级,重者定级。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鉴定过程中,需要对被鉴定人身体进行法医临床检查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隐私。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身体检查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到场见证;必要时,可以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

对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对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到场见证人员应当在鉴定记录上签名。见证人员未到场的,司法鉴定人不得开展相关鉴定活动,延误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 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第四十条 委托人对鉴定过程、鉴定意见提出询问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给予解释或者说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