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预备党员要经过几年预备期的考察
2024-07-19 10:01:09 责编:小OO
文档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中国党的入党申请人在党课培训、学习、考核、入党申请书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预备期,这个阶段的党员称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一般从支部大会通过他成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能不能在入党后履行党员义务,服从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这需要一定时间的考察,这是设置预备党员的主要原因。
一、转正需要三个步骤
1.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其内容包括:说明入党时间、预备期满的时间并提出按期转正的申请。对自已在预备期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全面的总结,支部会上同志们提出的缺点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2.在提交转正申请前,还应主动向党组织提交在预备期间各阶段的思想汇报和年度思想、工作总结等。
3.向党组织提交所在单位的工作鉴定。鉴定应由所在单位党组织用单位函头纸出具,若单位无党组织则由单位行政部门出具。鉴定要写明预备党员何时到本单位、从事什么工作,并简要概述预备党员在思想、工作等方面的表现。
二、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有什么区别
1、权利上的区别
在党章规定的党员的义务中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有七项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党认识上的区别
预备党员刚刚入党,一般地说,他们对党和党的事业的认识,对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解,还只是初步的,他们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还不够熟悉。而正式党员对于党的了解更深一些。
3、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别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和考察,对党的事业负责。而正式党员不需要这种考察。
三、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尊重党员权利,允许党员有的自由。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做一个党员不仅是自觉自愿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党员如果改变了自己的信仰,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愿继续做一个党员而要求,党组织应予批准。
(2)党员要求,应向党组织提出,不能通过大众传媒或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
(3)党员要求,党组织首先要弄清党员提出的原因,然后区别处理。对于平时表现很好,只因有模糊认识或一时冲动提出,事后又主动撤回申请的,可以不作处理,但是应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4)党员要求,党组织不要强行挽留,应尊重其意愿予以批准。
(5)党员以后,党组织仍应从政治上关心帮助他们,不要歧视和排斥,要鼓励他们做个好公民。党组织也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努力解决党员的思想入党问题。
法律依据
《中国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第三十二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