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了解刑事伤情鉴定程序与流程
2024-07-19 09:44:09 责编:小OO
文档

刑事伤情鉴定程序包括委托、受理、初次鉴定、复核鉴定和司法鉴定文书出具,鉴定时间根据损伤类型和情况而定,一般在伤情稳定后进行,特殊情况下可提前鉴定,机关应在24小时内发出鉴定委托书,鉴定机构应在受委托后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法律分析

一、刑事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是怎么样的?

伤情鉴定程序是:

1、委托;

2、受理;

3、初次鉴定;

4、复核鉴定;

5、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司法鉴定机构在法定或者约定的鉴定期限内完成司法鉴定后,应当按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二、刑事伤情鉴定时间是多久?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

1、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2、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

3、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4、受理鉴定申请之后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鉴定,并出具鉴定文书《机关鉴定工作规则》(令第86号)第三十四条

鉴定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委托之日起七日内作出鉴定意见,出具鉴定文书。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另有规定,或者侦查破案、诉讼活动有特别需要的,鉴定机构可以与委托鉴定单位另行约定鉴定时限。

需要补充检材、样本的,鉴定时限从检材、样本补充齐全之日起计算。

根据《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

“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第十九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刑事伤情鉴定程序包括委托、受理、初次鉴定、复核鉴定和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司法鉴定机构应在法定或约定的鉴定期限内完成鉴定,并按时出具鉴定文书。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鉴定时间因不同情况而异,一般以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机构应在受理鉴定委托后七日内作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根据《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机关应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并要求被害人在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根据相关部门规定和被害人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鉴定条件的情况下,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在受委托后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法律依据

(一)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