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有个工人右手食指开放性骨折,医药费公司已出,要求赔偿5万,这种情况需要赔多少?
2024-07-19 13:45:29 责编:小OO
文档


工伤致残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不同比例的工资,同时用人单位也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认定申请需在30日内完成。

法律分析

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限:30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

工伤赔偿的计算方法包括医疗费、伤残赔偿金、丧葬补助金等多个方面。具体计算根据工伤程度、工龄、工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对于工人右手食指的开放性骨折,医药费公司已出,要求赔偿5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参考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计算。首先,需要评定工伤等级,然后根据工资、工龄等因素计算伤残赔偿金。最后,将医药费和其他费用进行合理核算,综合得出最终赔偿金额。具体赔偿数额需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以确保公正和合理。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七至十级伤残的工人,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3至7个月的本人工资,并可获得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遭受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赔偿计算方法包括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多个方面,具体计算根据工伤程度、工龄、工资等因素综合考量。确保赔偿公正合理,需参考法律规定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