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遗产继承人的定义是什么?
2024-07-19 13:53:54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履行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可以继承。

法律分析

一、第一继承人包括什么人

1、第一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以及履行了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二、第一继承人放弃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能否继承

拓展延伸

遗产继承人的权益和责任有哪些?

遗产继承人作为法律上被授予遗产权的人,享有一定的权益和承担相应的责任。首先,遗产继承人有权获得遗产的所有权,并可以支配和处置遗产。其次,他们有权要求遗产的分配和分割,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此外,遗产继承人还享有遗产的收益权,包括对遗产所产生的利息、租金、股息等的收益享有权利。然而,作为遗产继承人,也有相应的责任。他们有责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处理遗产事务,如及时申报和缴纳相关税费。此外,他们还有义务保护和维护遗产的价值,不能滥用遗产权益或违反法律规定。总之,遗产继承人既享有权益,也承担责任,需要在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下行使其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第一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履行了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如第一继承人放弃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可以继承遗产。作为遗产继承人,既享有权益也承担责任,需要合法、公正、透明地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在处理遗产事务时,遗产继承人应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保护和维护遗产的价值,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三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