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国土壤污染修复防治有哪些对策
2024-07-19 08:29:33 责编:小OO
文档

(1)加大土壤科学研究资金投入

将土壤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纳入国家预算计划,保障土壤科学研究的基本费用,与治理污染后的土壤相比,这部分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资金的投入应该主要用在以下方面:

1.建立多层次的长期监控系统;

2.大力研究发展土壤污染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

3.取得全国土壤收支的统计学资料,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投入、人类消耗、土壤淋滤、生物淋滤与输出等;

4.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论证,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各种预测模型;成立土壤污染防治部门。

(2)开展保护环境、清洁土壤、拯救土壤宣传教育活动

土壤的污染和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决定因素还是人类自身的觉悟和行为。我国目前土壤污染问题严峻,关键还是土壤环境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开展宣传教育目的是启发人们觉悟,提高认识,规范人们行为,只有加强环保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土壤污染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才能逐步增强国民的土壤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觉保护土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建立土壤科学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土壤污染监测,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染源

在有代表性的地区定期采样或定点安置自动监测仪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测定,以观察污染状况的定期变化规律。确定区域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允许的种类、药量和浓度,这样可以杜绝土壤点源污染扩大化,从源头治理土壤污染。

针对工厂排污对土壤带来的污染,应搞好源头控制,建立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严格禁止将具有污染土壤性质的工业项目建在控制不受干扰区域与引导发展的农业区。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应在工厂中进行回收、处理及开展综合利用,而对于目前还不能综合利用的“三废”,务必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重金属污染物,原则上不准排放。城市固体垃圾,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机械分选和高温堆腐处理。同时,污染治理设施的选择、设计、施工、运行优先于生产设施进行,并在实际运行中推广普及全过程在线自动控制。针对生活垃圾对土壤的污染,应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搞好填埋区植被覆盖,减轻污染。

(4)建立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点

从2001年开始,陈*斌主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稳定运行的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之后又建立了铜、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并在云南、广西等地进行推广应用的前期示范工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