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4-07-19 08:29:33 责编:小OO
文档

(一)环境规划措施

环境规划,首先是要把环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则要注意实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排放三废的企业应安排在城镇暖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和水源的下游,工业区原则上应远寓居民区。要种植树木草地,加强绿化。规划中不应忽视众多的小型工业企业,如乡镇企业、街道工业的污染控制。

(二)环境立法与管理

法制管理是立法干预,即对环境保护的行为规范作出规定,通过国家监督来强制实施。我国于1972年开始试行,并于19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20年来相继制定了有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部门还制订了与防治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直接相关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食品卫生标准》、《城市区域噪声标准》等。一个符合国情的、完整的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在我国已逐步形成。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环境法规,还制订了相应的与制度,例如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即规定拟建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和开发项目,事先必须就其对环境及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以便优化选址、设计方案,将其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如我国独创的“三同时”制度,要求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三)技术措施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来消除和减少污染物排出,净化、利用和治理污染物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性措施。

1.清洁生产清洁生产(cleapod ctio)首先是使用低杂质的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或更新设备,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少污染的生产技术,发展绿色产品,减少单位产出的废弃物排出量。宏观产业结构,对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业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等调整措施。研制和使用能耗低或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步淘汰和使用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

2.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①加强工业生产管理,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轨道。节能降耗,减少物料流失,回收利用可燃气体、余热、余压,工业三废要回收再生、交叉利用,建立闭合生产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排放;

②改进燃煤技术,提高燃烧效率,低硫优质煤优先供给民用,积极开发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构成逐步实现燃气化和电气化,扩大联片或集中供热。

3.废弃物处理对暂无综合利用价值的工业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如采用废气净化和除尘技术来控制烟尘、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能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污水等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医院污水可能含多种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废物,必须经专门的消毒处理方可排放。

4.发展生态农业

①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布局,实行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生态体系中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②防止农业污染,要适量施用有机肥、农家肥,实行秸秆还田,研制高产抗逆的作物新品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毒性大、易残留的农药,大力开发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选择抗霉品种,作物收获及时晾晒,保持干燥,保藏注意通风、控温,以防止食品被霉菌毒素污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