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无限连带责任一般承担多少?
2024-07-20 05:43:19 责编:小OO
文档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根本区别。无限责任是个体债务人承担全部财产责任,而无限连带责任是多个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人可向任一债务人主张全部债务。无限责任需赔偿全部损失,无限连带责任可部分承担。债务连带清偿责任是数人债务者承担共同清偿债务的法律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一债务人还钱。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一、无限连带责任一般承担多少?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是合伙企业最基本的法律特征,也是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根本区别。虽然通过本法规定的程序,使合伙企业获得相对的法律地位,但它仍没有像法人企业那样形成完全人格化的主体。合伙人共同经营管理合伙企业仍然是合伙的一般原则,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拥有较大的共同控制权。因此,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承担责任的方式上也不像公司股东那样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二、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有何区别?

(一)承担责任的区别:

1、无限责任是对债务人个体而言的,是用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不仅是投入到企业的,而是全部个人财产,哪怕没有财产了,等以后有财产的时候,还要承担该债务责任。

2、无限连带责任是对多个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每个债务人不仅要承担上述的无限责任,而且对于债权人而言,债务人相互之间是连带的关系,债权人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债务人主张全部债务,债务人不得拒绝。

(二)赔偿方面的区别:

1、无限责任即债务人应该向赔偿全部损失,直至完全赔偿。如果债务人现有财产只够赔偿一部分,那么以后发现他还有其他财产,还可以向他主张赔偿剩余的损失的

2、无限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

(三)债务方面的区别:

1、无限责任是指当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投资人应以个人的全部财产用于清偿,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责任与投资人的责任连为一体。

2、有限责任,是指责任人以其部分财产承担责任。例如《海商法》第十一章规定海事赔偿责任,有限责任的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三、债务连带清偿责任是什么意思?

连带清偿责任是指数人债务者承担共同清偿债务的法律责任,也就说数人负同一债务,明示对于债权人各负全部给付之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个债务人还钱。连带债务之债权人,得对于债务人中之一人或数人或其全体,同时或先後请求全部或一部之给付。连带债务未全部履行前,全体债务人仍负连带责任。

由此可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满后,没有按时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结语

无限连带责任是合伙企业的基本特征,合伙人在经营合伙企业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承担不仅限于其出资额,而是包括个人全部财产。此外,无限连带责任与无限责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多个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人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债务人主张全部债务,而后者是对债务人个体而言,债务人需向债权人赔偿全部损失。债务连带清偿责任则指数人债务者共同承担债务清偿责任,债权人可要求任何一个债务人偿还债务。因此,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需履行债务,保证人也需承担保证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七条交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执法记录设备。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章报警和受案第十五条载运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危险物品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应当按照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操作规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调查第二节现场处置和调查第三十一条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当经急救、医疗人员或者法医确认,并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尸体应当存放在殡葬服务单位或者医疗机构等有停尸条件的场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