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故意损毁文物罪既遂量刑规定概述
2024-07-20 04:28:30 责编:小OO
文档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既遂量刑规定是: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等。

法律分析

一、故意损毁文物罪既遂量刑规定是什么

1、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既遂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和石刻。

2、与重大历史事件、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纪念物。

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书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结语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既遂量刑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被确认为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等。这些文物代表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017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文物收藏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的;

(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时未按照馆藏文物档案移交馆藏文物,或者所移交的馆藏文物与馆藏文物档案不符的;

(三)将国有馆藏文物赠与、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单位、个人的;

(四)违反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处置国有馆藏文物的;

(五)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挪用或者侵占依法调拨、交换、出借文物所得补偿费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三百二十四条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017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规定移交拣选文物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