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司法驰名商标认定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024-07-20 01:16:54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主要探讨了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和防止虚假诉讼的问题,以及驰名商标认定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影响。文章呼吁在审理涉及驰名商标的案件时,要严格把握认定标准,避免降低门槛或扩大认定范围。文章还强调,在司法认定驰名商标时,必须依照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认定,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认定驰名商标,以保障驰名商标制度的公信力和维护市场秩序。

法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理解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以便确保司法机构能够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来认定驰名商标。

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一定要切实严格把握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坚决避免降低标准,使不具备驰名商标法定条件的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是客观存在的,商标驰名与该商标是否经过法律程序认定无关。一件实际上已经驰名的商标,即使未经法律认定,也丝毫不损害它的驰名程度。相反,一件与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相距甚远的商标,即使勉强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它的声誉也不会有多大的提高,反而有拔苗助长的之嫌,甚至损害自身的信誉。当前,个别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标不被消费者所认可的现状就是例证。因此,人民审理与认定驰名商标有关的案件时,应该严格把握认定标准,不降低人民认定驰名商标的门槛,不刻意鼓励认定或者任意扩大认定范围,从而保障人民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其次,应严格审查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坚决避免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或“虚构诉讼”的方式获得驰名商标的认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标通过司法认定的方式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一时间,通过司法途径认定驰名商标成为了企业界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人们也对其中可能出现的“设局”行为提出了担忧,认为有可能导致认定的“驰名商标”名不副实,降低驰名商标的“含金量”。

包含驰名商标认定的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有不同之处,普通民事诉讼中较少涉及案外人乃至社会公众的利益,基本上只涉及涉案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由于驰名商标具有更强的保护力,驰名商标认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同行业的竞争者。因此通过原被告合谋而导致的驰名商标的认定不仅对同业竞争者是不公平的,也将最终影响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进而从根本上危害市场秩序,也违背了知识产权制度创立的目的,即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在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实践中,必须加强对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的审查,坚决避免有关当事人通过“虚构诉讼”的方式获得驰名商标认定。

第三,要严格依照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涉及认定驰名商标的案件,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认定驰名商标。

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认定驰名商标不是案件的终极目的,认定驰名商标只是确定侵权的前提条件。因此,司法实践中,只有确有必要认定驰名商标时,才可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要防止不当认定损害驰名商标制度的公信力。

拓展延伸

司法驰名商标认定案件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当依法审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应当保护商标专用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第三,应当坚持证据主义,以证据为依据进行判断;第四,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最后,应当注重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同时,在审理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以保障正确理解和适用的法律原则。

结语

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是司法实践中需要严格把握的,只有保证认定标准的公正、公平、透明,才能确保司法机构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人民在审理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时,应严格审查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纠纷案件,避免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或“虚构诉讼”的方式获得驰名商标的认定,保障人民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审理,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认定驰名商标,避免不当认定损害驰名商标制度的公信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七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