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判决时离婚财产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协议不成,根据财产情况判决。离婚财产分割原则包括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则判决。这些原则旨在保障离婚双方的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律分析
一、离婚判决时离婚财产是分割吗
1、离婚判决时离婚财产不一定是分割,而是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有哪些
1、男女平等原则。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均有对共同财产的使用、处分权利,在离婚时双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当然权利的平等并不意味着份额的平均。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同时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
2、照顾子女、女方权益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首先要将子女、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子女离婚后的生活与健康成长的物质需求;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离婚是一方有严重违反婚姻义务、破坏夫妻关系的行为,如通奸、姘居、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也包括其他违反婚姻义务、破坏夫妻关系的行为。无论无过错方是主动要求离婚,还是被动承受离婚的后果,都应该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得到照顾,以弥补其所受到的身心伤害与痛苦,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4、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先于法定的原则。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约定的形式、范围及对第三人的效力,这有利于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因各种原因的多种形式处理双方财产问题的需要,体现了夫妻享有的平等财产权利,有利于减少家庭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语
在离婚判决中,离婚财产的分割并非由决定,而是双方夫妻首先应协商达成一致。如果协商不成,将根据财产情况,以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包括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照顾无过错方以及尊重当事人意愿等。这些原则旨在保障离婚后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时还需保护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