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再审和二审的区别
1、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的院长、上级人民、最高人民和人民。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2、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可以是一审的判决、裁定,也可以是二审的判决、裁定。
3、提起的理由不同。第二审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诉人主观上认为第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就可以提起上诉;而再审的提起,是人民院长、人民、上级人民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的规定,确有错误,方可决定是否开始再审程序。
4、提起的时间不同。第二审是第一审的继续,上诉期限有一定的。当事人对第一审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当事人对第一审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期限为10日。而再审程序的提起时间,行政诉讼法未作具体规定。
5、审理的不同。第二审人民必须是第一审人民的上一级人民;再审案件,既可以由原审理,也可以由原审的上一级审理,还可以由更高的人民提审。
二、民事诉讼再审和二审中的抗诉有什么区别
1、抗诉对象不同:二审抗诉是针对各级人民的第一审尚未生效的裁判;再审抗诉是针对已经生效的裁判.
2、抗诉的提起主体不同:二审抗诉是由第一审同级的提起,限于地方各级;再审抗诉是由上级提起.
3、接受抗诉的不同:二审抗诉是上级人民接受;再审抗诉是同级人民接受
4、抗诉期限不同:二审抗诉必须遵守法定期限;再审抗诉无期限,但要求无罪改为有罪的,应遵守诉讼时效的规定.
5、抗诉目的不同:二审抗诉是阻值第一审的判决生效,避免将人民认为有错误的判决交付执行;再审抗诉是为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6、抗诉途径不同:二审抗诉是一审通过一审向上一级提交抗诉材料,上级人民出庭;再审抗诉是抗诉机关向同级人民提交抗诉材料。
下载本文